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, MM)的发病特征及临床特征,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MM的疗效及不同类型与不同临床特征的MM治疗效果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-2008年1月128例MM患者的发病和临床特征,以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,并对不同治疗方案、不同类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。 结果 MM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9岁,临床上以不明原因的骨痛、贫血、感染和球蛋白增高为主要表现。128例患者中行方案一(马法兰、强的松/地塞米松、反应停)的总有效率为53.3%(32/60);方案二(环磷酰胺、长春新碱、马法兰、强的松、卡氮芥、阿霉素)为44.4%(8/18);方案三(长春新碱、阿霉素/表阿霉素/脂质体阿霉素、地塞米松)为68.5%(24/35),方案四(硼替佐米、地塞米松/反应停)的总有效率为86.6%(13/15)。方案一和方案二间、方案三和方案四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gt;0.05),方案三、方案四的疗效均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(P lt;0.05)。IgG型总有效率为63.2%(48/76),IgA型为60.9%(14/23),kappa轻链型为42.8%(6/14),lammda轻链型为46.2%(6/13)。IgG型和IgA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gt;0.05),但IgG型、IgA型的疗效均优于kappa轻链型和lammda型(P lt;0.05)。不同类型及使用不同方案的患者,其中位生存期及3年和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gt;0.05)。 结论 MM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介于40~70岁,骨痛和贫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。长春新碱、阿霉素/表阿霉素/脂质体阿霉素、地塞米松以及硼替佐米、地塞米松/反应停方案总体疗效相当,但后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前者。
Citation: ZHOU Meiyu,XU Juan,XU Caigang. Research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.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, 2010, 25(6): 1019-1022. doi: Copy
Copyright ©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. All rights reserved